│展覽介紹
二十世紀初,抽象主義(Abstractionism)的思潮開始在歐洲萌芽,藝術家將對外在世界的不確定及不安全感反應在創作上,試圖放棄純粹的實物描繪,開始創造新的創作形式。抽象主義的形成受到立體派及週遭各藝術運動的影響,首先,是以塞尚和秀拉的立體派繪畫所延伸出來的理論,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在荷蘭、俄國所發展出來的幾何學形象、構成派繪畫運動為代表,產生出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支主流,此主流衍變出兩大主流抽象主義運動:
一、以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為代表-屬於抒情感性表現抽象派。
二、以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馬列維奇(Kasimir Malévitch)為代表-幾何構成的理性抽象派。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抽象藝術更由歐陸逐漸擴展至全球,成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藝術思潮。
1950年代末的台灣抽象藝術,由李仲生(1912-1984)倡導的美術教育改革,提出了藝術創作形式上的突破,激勵啟發了一輩的青年藝術家,進而掀起60年代激辯和探討的「抽象風潮」,知名的「東方」及「五月」畫會正是此時期活躍的藝術團體。經歷1970年代的沉澱與轉型,台灣的抽象藝術在1980年代重新出發,形成抽象繪畫在台灣發展的第二波高潮。當時由海外歸來引入藝術新潮及赴箕海外吸納養份的藝術氛圍,在台灣政經繁榮的大環境下一併綻放。有別於早期對民族情感的藝術詮釋,藝術家開始以抽象的藝術語言陳述個人對於自然、環境、土地的情感,同時,透過藝術作品訊息的散播,不僅表述了台灣抽象藝術家在身、心理兩方面的不定「遊子情結」,也使得觀者在畫面中產生介於真實畫面和內心情感的思緒飄移。
此次「形色版圖─抽象藝術五人展」網羅五位創作風格各異的抽象藝術家,包含李再鈐、莊普、曲德義、胡坤榮、游克文,他們自80年代迄今,致力於抽象藝術的創作,透過多元厚實的抽象基礎洗禮,將西方的抽象思維與東方的精神哲學完善融合,並在已臻圓熟的型、色技巧下創作出風格鮮明的藝術作品─李再鈐的幾何抽象雕塑作品,常呈現出「數與形」原理的演繹,將東方歷史性的哲學思維崁入西方低限的理性幾何抽象造形,顯露出東方藝術家的美感陳述;莊普的藝術創作以印章代替畫筆,在一公分見方的格線中,章印出色彩和內容,在不斷重複疊印的過程中,隱喻出生活的歷練和感悟;曲德義的抽象作品常呈現兩種對照狀態,兼顧感性抒情抽象與理性幾何抽象的風格,並試圖在兩種抽象體系中找出共通性,建立屬於自己的繪畫風格;胡坤榮的藝術創作多以不規則的幾何造型為主,帶有豐富的音樂性,並從平面構圖的語言中發展出一種非平面性的視覺思維;游克文早期的作品以不定型表達對人和自然的感受,隨之發展以知性分割畫面空間。近期對「框」、「畫」之辯証與引用,用「畫」包圍著影像,用畫(具體的物)來框著另一個真實或虛幻?這是一位畫家對當前被影像充斥的世界的反省。
抽象藝術開端於藝術家最具理想性格與責任感的時代,創作者精神與性靈的抒寫寄寓不再囿於外物的具體形象,走過百年,其獨特的藝術形式與內涵造就不滅的榮光,即使在當代文化張揚銳利的推擠下,仍然靜水深流,寄託著一代代藝術家精神層面的追尋,一如蒙特里安所述:「真正的藝術家應能認識到抽象實是一種美的情緒,這種美的情緒屬於宇宙萬物,是廣大無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