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原道─台灣抽象雕塑評選
李再鈐 、高燦興 、張子隆 、黎志文 、蔡根
2005. 06. 11 — 2005. 07. 09

│展覽介紹

天地原道─台灣抽象雕塑評選
文/策展人江衍疇

本次參展的雕塑家創作年資至少二十五年以上,不僅對抽象命題深入探討,創作的形式也獨具風格;無論展覽或得獎成績皆斐然可觀。以「天地原道」為展覽主題,乃是希望彰顯藝術家的創作思維,特別是他們作品思維的本質,早已超出西方形式論證的範疇,和母體文化的內涵緊密貼合。換言之,參展雕塑家早已發展自己的抽象思考模式,從歷史、環境和生活中取得形上哲學的來源。

本展覽以創作形式及創作命題為架構,特別挑選五位雕塑家的作品展出:

一、李再鈐
李再鈐的創作觀念來自造形的理想思維,認為事物的形、面、體,必有一種合乎邏輯的組合秩序,可以因循、安排,重現美學意識。所「合乎邏輯的組合秩序」便是「數與形」─潛藏在一切造型中的構成原理;源自生命、自然,早被東西方文明發現和運用。他的雕塑作品便是「數與形」原理的演繹,一種數學方程式的立體造型,嘗試結合美學、哲學和數學的三元結果,在現代抽象的外表下仍然顯露古典的美感陳述,和純粹理性的冰冷有所不同,投射出東方藝術家的感性。

二、高燦興
高燦興的創作背景相當特殊,他繼承家族焊造專業的傳統,以熟練的技術在現代抽象立體作品中獨立一局。由於對材質的理解透徹,創作技術引起年輕一代藝術家的學習。高燦興主要的創作內容如下:一、命題探索方面以精神訴求為依歸,投射個人的心理狀態。二、形式建造上鑽研材質的突破,表現焊接技巧的極限。綜合而言,作品的造型感性,善於表達材料的特點,將抽象視覺引導至心理想像的領域。

三、張子隆
張子隆長期以女性胴體為主題進行創作,作品結合女性圓融柔和的體態,和男性厚實雄渾的視覺訴求,表達出兼具韻味和氣勢的風格。就造型表現來看,敘事情感濃厚,工法細膩,以精美的材質表現抽象視覺。他的雕塑特別強調材質的演繹性,認為各種材料的運用,可以傳達出不同的雕刻屬性。雕塑塊面的圓潤光滑,線條的轉折起落,不僅提供視覺欣賞,也讓觸覺撫摸領受。這種鑑賞方式引發作品與觀眾的互動,擴大了雕塑作品的空間意識,直接和視覺環境產生關連。

四、黎志文
誠如黎志文自己所說:「做雕塑是為解開思想上的限制」,他的雕塑表達出:意象雖從心性感覺出發,卻可以經由思想辯證歸結為觀念造型。直接從東方文化引用抽象質素,再藉由西方的推理邏輯,求取視覺表現的最大容量。另外,在八零年代中期以後創作許多異質構形組合的作品,改變雕塑故有的屬性概念。近期作品也以自然景象的方式出現,反映文明與自然並存的環境意象,詮釋多角度的人文關照。

五、蔡根
蔡根選擇自由的方式,用不定的造型表現想像,把遊戲趣味帶進美感思維,活潑了雕塑作品的欣賞空間。他的雕塑創作,兼具抽象觀念和寫實象徵的特質,語彙的使用多元。作品以家族、環境經驗為對象,描述心理情感的寄託,內容平易自然。近期的作品以複合媒材塑造古典情境,形式語言偏向文學趣味,對雕塑的抽象性增加了情感性的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