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漂流
張正仁
2005. 11. 12 — 2005. 12. 10

│展覽介紹

平行‧漂流
張正仁創作自述

「平行‧漂流」的意象可以說是逐漸自覺的人在台灣處境中的一種寫照。有人說台灣缺乏自主沉澱而紮根的文化視象。生澀的本土元素混雜著歐美、日本、中原的文化要素,並且均未消化融合。這種突兀文化現象我們應該正視,而且應該以超越的企圖態度來建構自我文化視象。自主性的文藝烏托邦當然非一朝一夕即可企及,近年來許多人是朝此努力,而我也有興趣投入這個領域的探討與表現。於是我透過造形活動把個人塵世生活的感知與環境意象結合,經過思考與捕捉後編輯呈現於現行的畫面中。

當代台灣這種游移而帶著激盪變遷的特殊環境影響下,我的視覺創作一直重疊焦聚於社會環境與個人自覺的雙重對應探索,試圖顯影台灣都會生活下的個人塵世體驗之綜合圖象。

「平行‧漂流」視覺造形的製作是複雜多元的延續過程,議題、媒材、技法即興多元,但結構上仍追求細膩而沉澱的內容與形式的對應融合。美術創作對我而言,經常是捕捉都會意象與塵世生活體驗的共感交鳴和紀錄。

作品中所選擇的影像是交通遊走的旁觀記錄,親密切身的日用品、廢棄物以及漂流性的浮板,均釐清出自己的意識形態或階級自覺,這些沉澱性的隨機法則選取的圖像與現成物構置於畫面,似乎也自然而堅定地把我關心台灣當代文化格式的意志傳達出來了。

近來,更加在人生事物的星移變換歷程中體認到人真是極為寬大的吸納性平台機制。也越清晰地體會到人生萬事萬物的關聯交錯中,大致可以理出一些有意義的符號性對應,雖然常常須經過模糊曖昧的混沌過程。

這次發表的作品幾乎是以這種認知立場以生活游移狀態的一些結點記憶為符號對象,動用平行於塵世體驗頻率來完成的對應造形。經常這些畫面上的造形效果,除了是事件、事物、空間自覺思維下的形色材質外,最核心的視覺內涵仍是生活遊走中有意義的感動記憶圖象。

這些主觀記錄的影像,隨機感應擷取的物體與圖繪,透過蒙太奇編排串接的程序後形成的圖譜,應該能夠準確影顯自己塵世體驗的平行對應或隱約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