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實力─形態與趨向
周育正 、陳松志 、吳耿禎 、丁建中
2012. 07. 07 — 2012. 08. 18

│展覽介紹

軟實力-無形的指標
策展人/曹鸞姿
文字整理/陳苑禎

2011年獲邀策劃這個展覽,正好有機會使我可以回應長久對於藝術市場與收藏的觀察,並推介幾位有潛力的青年藝術家。雖然已經卸下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與台新藝術基金會的職務,但那段將心力投注在尋找企業、資金與藝術創作、藝術教育接和的經歷,對策展工作有莫大的幫助。回想那時看展覽是最基本的功課,各式各樣的大展小展,總要找時間到場流連觀察,時常打轉在巷弄中,從隱密的另類空間到大劇場,有時是藝術趕集有時是藝術尋訪。從中可見,年輕藝術家得利於國家藝文補助的支持和新興藝術空間的成立,有不少的藝術空間提供他們初試啼聲或是發表新作。

一直以來,我的關注無法偏離藝術收藏與藝術市場,尤其聚焦在企業面向,企業收藏有別於私人收藏,可以是一種社會公益或是品味的宣告,如德意志銀行的六萬件收藏,展示的便是品味、視野與行銷服務的手段,企業加上視覺藝術,不論是購買或是合作都等於是一種市場的創造,我視之為一種1+1等於3的作為。時常面對「藝術值不值得收藏?」或「當代藝術有未來嗎?」的提問,除了肯定的答案外,我會請大家望向台灣,關注本地在當代藝術發展與藝術市場上所具有的優勢,經過近30年發展,這裡已存在一個穩定的市場。

在熱絡的亞洲新興市場,藝術已是熱門的投資管道,市場參與者看重的是投資效益,經營漂亮的內外在獲益,除了翻漲的價格,重要的還有藉此以文化妝點建構身分地位,比巨大金流更能引人關注。而台灣的優勢在其非處於最火熱的市場,置外於中國大陸卻又近鄰的偏居狀態,加上已有的發展,有著相對受保護的環境但又受到旺盛市場波動、潮流的引動,更應發揮自身已蘊養的前瞻與未來。台灣的藝術發展不似奧斯卡而像坎城,不是資本最強、最賣座但卻具深度和指標性。另一方面,市場帶來收藏家養成的環境,收藏是需要學習的,要有時間與研究的投入,台灣藝術市場給收藏家的是養分和時間,而不是在催促中舉牌的情境,一進場就考量是否收藏市場沸騰的大名家,是短線炒作而不是長期的投資。

相較於鬧市的平穩,體現出台灣的軟實力,軟實力做為台灣的潛藏之寶與能量表徵,正與本次四位藝術家在創作材質及觀念上輕軟而有勁道的展現相呼應。例如,光是一個沒有固體存在的物理物質,人們用感官和機器來感受並捕捉光的存在,時間亦然,時間加上光便是丁建中所運用的創作素材,他是四位藝術家中最年輕、出道年最短的新星,但他的作品擁有強烈的視覺能量,錄像創作相對較難處理視覺強度,《空屋》系列作品將光聚合成幾何形狀與動態運轉,這個在廢墟中創造的美麗人造星體,當中包含了裝置結構、運轉速度與光之路徑……等冗長的記錄累積,有著複雜的運算與拼連。

吳耿禎從剪紙延伸擴張,這個日漸消逝的傳統以紙作為基材,有著柔軟不易久存的物質特性,游移於技藝與藝術的兩端。前往中國陜北與歐洲遊歷探訪,經過學習、採集與對照,他用剪刀剪出感動、剪出想像,補綴記憶也溫暖人心,也讓剪紙的形式有了更多的面貌,變化成空間裝置、公共藝術、燈光投影、舞台布景……等等。2010年的個展三部曲,讓剪紙顯得靈活而動人,脫離出固有形式產生更具有藝術語意的能量。一路走來,他的作品呈現出面向與取徑的彈性和跨界特質,此次展出的大型剪紙作品,與攝影結合,從自然風景、草本植物的照片中發展出自然生態與人造物象的圖樣,是現今世界的剪影。

而陳松志則是專注於材質特性探索的藝術家,他的作品起於自身敏銳的感知,對記憶、日常生活、事物情境狀態等,從思索到翻覆,從個別材料的物質特色連結其內外在表意結構與精神意念的判讀,發展出低限的形式,做為他對物質狀態的感性陳述,這些對事物狀態靜默而持續、敏感而機巧的探問,轉化成藝術作品,用小小的變動做無傷大雅的揭露,像一個軟刺點,塞進尋常意義的裂縫。作品〈無題-201012〉與〈無題-201013〉鏡面上紙張經過層層黏貼,層層剝撕,然後刮平,各種質材的有機遇合加上手作,粘附剝離最後成為抽象的平面,而抽象的平面裡又映照著外在物象,形構出一個詩意的場域。也由此發展出〈無題2012–黃、藍、橘、綠、紅〉這件新作,塑料壁紙與鏡面壓克力的結合,繼續探問著存與留的多元辯證。

如果說陳松志從材質進行精神性與藝術形式的探索,那麼周育正的創作觀念便企圖尋找藝術家身分與社會機制間靈活的新共存關係,在既定現實中產生另類的操作模式,時常因應不同展覽結構發展出新形態,既跨界也有身份轉換,他將其定名為「設計詭計」。其創作技法與媒材因特定場域或計畫而異,操作過程被提升為藝術創作的一部分,思考過程時而深刻時而令人莞爾,本次展出的〈再現圖像〉是《再現圖像》系列作品的延續,少了原先面對外交折衝的輕描淡寫,以一種更為輕盈的方式轉而回應藝術物件的收藏史,星星與國旗依然以圖騰的方式現身,不僅是美麗的圖樣,亦涵有政治社會或明或隱的喻意,而羊毛毯的新形式,則對應於西方古典收藏的物件形式,這件地毯作品的正式版本為4米x3米,同時特別設定出僅有一個版本,可接受訂製或圖騰改作的客製化作法,既是作品還很商品。

軟性特質存在於四位藝術家的創作中,發散出不同的面向,既含藏在創作核心思想裡,也對應於其媒材,不論是對既存現實的揭露、翻覆或調整,隱微而細膩,柔而有勁,尤其體現於四人的創作手法上,在面對不同變動、不同情境、不同資源中展現的彈性,讓關懷議題流動,讓形式轉移。此外,做為一個以藝術創作為職涯的藝術家,四人的學養與創作歷程有著許多共同點:都經過台灣藝術教育的學院訓練;離開校園後各自有官方補助的展覽發表與國際駐村的交流經驗;亦各有國內外獎項的獲得,作為對其創作的肯定,上述幾項共同點可視為衡量藝術家個人成就與潛力的指標。

在台灣,公部門持續的補助管道確有其成效,新興藝術空間讓剛出頭的藝術家有機會發表作品,繼續創作,累積下一次的發表,建立自我的藝術關懷與表現方法,培養出他們的能量。然而,實際上卻有一條大鴻溝的存在,是有潛力的新藝術家們共同面對的斷層與困境,因為他們在補助之外,不一定得到畫廊青睞,進不了市場,這是台灣的盲點,常常太不直接,在外圍繞圈不敢直指核心,藝術家要發展職涯就應該與社會、市場進行直接的互動,讓他們跳過這個斷裂,導入市場,接受考驗、鍛鍊與肯定,這就是促成此展的單純動機,藉此把這四位具有軟實力的藝術家集合在一起,就像一個無形的指標,標誌著這些作品值得收藏,看倌們,收藏吧!